|
南阳火车站广场地下空间和车站路下穿新华路项目BIM应用案例南阳火车站广场地下空间和车站路下穿新华路项目建设,是南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承载力的重要举措。 火车站广场地下空间利用工程: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人防防护区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非人防区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站前广场地下空间利用工程的基坑深13.8米。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需要建设一层6.5米、二层4米高的两层地下停车场。 车站路下穿新华路通道工程,南起中州路口,北至八一路口,全长1.25公里。工程主线为双向六车道断面,设置双六下穿式立交,主线设计速度50km/h, 辅道设计速度30km/h,最大纵坡5%,横坡1.5%,技术及施工难度前所未有。 南阳火车站站前广场项目效果图 车站路下穿新华路项目效果图 BIM应用价值 本项目是南阳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我司高度重视,组织技术骨干成立站前广场与下穿新华路工程BIM项目组,全力配合项目部解决施工难题。 1) 采用BIM技术对站前广场地下工程的管综排布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优化管线排布,出图指导现场施工安装,保证管线安装整齐美观。 2)提前介入站前广场地下工程的墙面、顶面、地面、柱面、隔断、门窗、栏杆的精装修应用,利用精装修+VR,让项目各参与方,提前看到不同材质的装修效果,快速进行方案比选,提高沟通效率。 3) 同时利用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高效协同,确保项目平稳有序推进、实现效益最大化,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4) BIM竣工资料交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力于甲方和项目部的积极协调,实现了BIM咨询和设计院的无缝对接,设计院和BIM咨询单位对BIM交付图纸实现双签及盖章确认。项目结束后,进行 BIM竣工资料归档移交。 1、 基于BIM的模型搭建 站前广场负二层结构模型 站前广场负一层结构模型 站前广场负二层机电模型 站前广场负一层机电模型 2、 基于BIM的净高分析 站前广场负二层净高分析图 站前广场负一层净高分析图 3、 BIM的精装修+VR—一键替换材质,辅助精装修方案比选 3.1 站前广场地面材质选用 地面选用材质一的精装修效果 地面选用材质二的精装修效果 3.2 卫生间材质选用 卫生间墙面选用材质一的精装修效果 卫生间墙面选用材质二的精装修效果 4、 车站BIM模型漫游效果展 5、 BIM竣工资料交付 5.1 盖章版的交付图纸(加盖设计院和BIM咨询单位的出图章) BIM图纸目录 BIM综合管线图纸
盖章版的交付图纸(设计院盖章) 盖章版的交付图纸(BIM深化单位盖章) 5.2 BIM竣工结算资料汇编 5.3 BIM竣工结算资料电子版 6、 BIM+智慧工地平台应用 6.1 生产管理 采用斑马进度计划软件编制总进度计划,有利于项目部编制更合理的工期计划,明确进场节点,合理的时间安排。 斑马进度计划 任务跟踪:生产经理根据项目总控节点排出每个流水段的计划时间,把每周任务在web端派分给各工长,各工长手机端接收任务,并在手机端每天录入任务实际时间,每周周例会集中分析,为进度及时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生产任务跟踪 6.2 质量管理 质量巡检: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进行质量问题巡检,线上实现问题的发起—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通过网页端汇总分析,高频发生的问题类别作为下一步工作管控重点。 质量管理 工序验收:关键节点及工序施工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发起,监理单位现场验收,实现过程数据采集留痕,纸质文件留存等。 工序验收 6.3 安全管理 项目落实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实现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网页端进行风险辨识和管理,手机端实现现场隐患排查治理。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完成每天巡查任务,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即可通过手机端发起隐患整改流程。项目安全问题整改率100%,及时整改率90%以上。 安全管理 6.4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应用实现了图纸、变更、方案、交底等资料的共享管理,确保了资料的统一性,同时利用手机端二维码可直接查看,方便高效。 BIM模型轻量化协同:将BIM模型上传到广联达数字项目管理平台,通过轻量化处理,现场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BIM模型的情况。 6.5 智慧工地 首页全局展示:项目首页集成项目简介、劳务数据、质量安全数据,项目里程碑,以及航拍和视频监控,使项目管理人员通过一张大屏即可了解整个项目关键指标数据。 智慧工地首页 视频监控:在原有视频监控基础上,增加了鹰眼及全景摄像头,可进行全景覆盖,高倍变焦,可远程操作捕捉现场作业情况。从而辅助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过程资料留存。 鹰眼视频监控 塔机监测:通过传感器对塔吊运行数据监测及分析,可以衡量出塔吊运行健康情况及司机作业效率,为设备运行效率管理提供量化参考。 塔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