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实现装配式项目施工高效协同作业?看这篇就够了!(主要检查项目见附表一) 验收重点: 1) 预制构件自检合格并经驻厂监理人员确认后,方可出厂。运抵施工现场时提交构件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2) 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检查实测; 3) 外观质量缺陷的检查; 4) 未经进场验收或进场验收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严禁使用。 (主要检查项目见附表二) 注意事项: 1.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相邻部位200mm宽度范围内的平整度应从严控制,不得超过3mm; 2. 预制墙板的误差控制应考虑相邻楼层的墙板以及同层相邻墙板的误差,避免“累积误差”; 3.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质量缺陷,应由构件加工厂负责修补; 4. 工厂化预制构件采用平板货车运输,注意避免因平板货车底板刚度差导致的在运输过程中预制构件断裂。在运输过程和施工现场形成的轻度破损,应由构件加工厂出具修补方案,指导施工单位完成修复。 1.装配式本身其实并无技术难点,主要是对工艺工法缺乏了解,因此需提前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学习相关规范图集以及组织观摩学习会,了解当地质检站对装配式施工的要求、重视程度; 2.装配式厂家招标过程中,项目工程部应积极参与,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厂家,尽快完成构件采购合同的签订,以便于将构件深化设计工作前置。图纸深化过程中项目工程部要积极参与,其他装配式项目遇到的问题,需要在图纸深化阶段避免; 3.装配式施工前,根据工程总工期倒排计划,联动各部门,减少因前期、成本因素而影响装配式施工的可能性。 4.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线上沟通机制,建立甲方监理微信群,构件进场验收及灌浆过程中监理旁站检查记录,发微信群内,监督、督促监理对装配式的质量管理; 5.利用甲方、总包各项目的装配式施工资源平台及政府组织的培训会,充分交流学习、吸取经验; 6.不定期组织总包、监理、厂家单位总结装配式施工暴露出的各类问题,形成会议纪要及技术交底等文件,不断总结提升。 以上是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得出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和大家共同进步! 附件1: 附件2: |